欢迎来到锄禾小说网

锄禾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娶妻一个月,才知岳父朱元璋 > 第645章 这八股之法,乃是渡人舟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645章 这八股之法,乃是渡人舟(1/3)

    陆知白见方孝孺态度松动,也是立即趁热打铁:



    “方先生,八股文确实是真正的科举利器。这种文体看似束缚,实则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才思与学识。”



    方孝孺若有所思地点头:“确实。作为议论文体,这样来写,简单高效。”



    “正是!”陆知白拍案道,“应试作文,就应该是这个样子!”



    陆知白端起茶盏轻啜一口,目光灼灼地看向方孝孺:



    “方先生,你我皆知科举的本质是什么——它首先是一场考试。”



    方孝孺微微蹙眉:“侯爷此言……何意?”



    “考试与治学,根本就是两回事。”陆知白放下茶盏,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,



    “做学问讲究厚积薄发,需要十年寒窗的沉淀。但考试呢?”



    面对这有些一根筋的学者,陆知白语重心长起来:



    “考试,就是要在短短几篇文章之内,把自己的才学,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为此,必须得用些手段!”



    方孝孺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:“侯爷是说……”



    “我是说,科举本质上是一种‘特殊状态’。”



    陆知白站起身来,在书房里来回踱步:



    “就像战场上的将军,平时可以百般谋划,但真到两军对垒时,必须当机立断!”



    他忽然转身,直视方孝孺的眼睛:



    “方兄可曾见过那些满腹经纶,却屡试不第的老儒?他们不是学问不够,而是不懂‘考试之道’啊。科举,需要结构化的应试技巧。”



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”方孝孺轻轻点头,眉心却皱了起来:“但这样教导学子,会不会……”



    “会不会太过功利?”陆知白笑着接过话头,“方先生,您想想,若是连科举这道门槛都跨不过去,再好的学问,也只能埋没于在乡野之间,岂不可惜。”



    方孝孺执卷的手顿了顿,说:



    “乡野治学,又有何不可?着书立说,藏诸后世,何尝不是一种传承?”



    陆知白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:



    “方先生此言差矣。着书立说固然清高,但学问若无传人,不能应用,终究会蒙尘。”



    他叹了口气,说:“冒犯一句,方氏一族自唐末南迁,族中先贤着书七十二卷,如今可有一册流传?”



    “……”方孝孺怔愣片刻,才分辩道:“也是有的。”



    陆知白踱至窗前,叹道:“子曾经曰过: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。”



    ?君子最担忧的是自己离世后,名声不能与自己的德行相匹配,无法被后人称颂和铭记?。?



    文人就是这个心思,大部分人都不能免俗。



    方孝孺眉头微皱,沉默不言了。



    陆知白劝说道:“难道方先生甘心让自己的学问,像那深山兰花,空谷幽香却无人得见?”



    “孤芳自赏,固然是一种美;但若能让这幽兰移栽庙堂,广布清芬,岂不是更能泽被苍生?”



    “学问再好,终究是要去做事的。就像您注释的《春秋》,若无人践行其中大义,与废纸何异?”



    方孝孺深深吸了口气,闭上眼睛。



    他当然知道陆知白所言有其道理,但内心也有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重生王妃有点冷 我的女友是轻小说作家 穿越八零:我靠异能养崽崽 天罗狱主 乡野小神农 极品风水师 我怎么这么有钱 待我重拾旧山河 特工狂妃:残王逆天宠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