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0-160(9/53)
道得回去一趟,此时天已近黄昏,出城后就没有宵禁,走快一点,天黑前应该能到家。“那我们走吧。”
周大喜有些纠结,路过铺子时,忍不住多瞅了几眼柜台上摆得错落有致的货物,上了马车后,低声问:“三弟,你这人都不在,那些伙计行吗?”
温云起颔首:“到点儿关门就成。”
周大喜脱口道:“万一他们昧了你的银子怎么办?”
“不会。”温云起解释,“进货时有账,卖了些什么,他们每天都要告诉我,价钱是死的。不会错的。”
如果真的有人偷东西,把脏物或者银子追回,撵走就是。
这份活计工钱丰厚,几人不敢乱来……老老实实就能得不少好处,何必冒险?
周大喜还是不太能理解,转而说起了李家的人。
“李小五偶尔也会来帮小妹卖豆芽,也到我们家帮过忙,但没有天天来。说是他家里人不高兴,前两天更是说家里已经准备帮他重新相看媳妇。”说到这里,他满脸愤怒,“爹娘打听过了,没有这事,他故意来吓唬小妹。”
温云起进城这些日子,周家人一直都在忙,忙着做生意的同时,周家对面那片荒地上也在起房子。
“房子建得如何了?”
说到房子,周大喜满脸高兴:“已经盖了瓦,爹说他当年盖个房子前前后后干了两三个月……不过那会儿最辛苦是自家人,工钱没花到三两。咱们的工钱……”
他有些肉痛,“估计十两往上了。加上料钱……嘶。”
一下子修三座三合院,每一座的正房都有七间,左右厢房各五间。这么大的院子,单独一个都要九两左右,三座院子二十七两。
温云起乐了:“你就说喜不喜欢那院子吧。”
周大喜也笑出了声来。
他们兄妹三人的院子在村里算是头一份,又宽敞又明亮,村长家的房子都比不上。
可是想到妹妹,周大喜又笑不出来了。
车夫是城里的人,不愿意在外头过夜,还想赶在宵禁之前回城,一路跑得飞快,三人颠得七荤八素,不过,大家都赶时间,也没人有意见。
下了马车,周大喜先吐了一场。
温云起脸色倒是还好,送走了车夫,又进院子舀了一瓢水给周大喜漱口。
院子里人挺多的,周家待人客气,还搬了椅子给李家人坐。
他一段时间不回,家中格局已变,厨房都是两个。专门做饭的那个厨房里,杨招娣带着两个堂嫂正在忙碌。
是的,李家人叫了本家,周家这边也不示弱,叫上了周大椿大伯一家,两个老人也过来坐镇。
用周老爷子的话说,两家住得这么近,到处连着亲,无论结果如何,自家不能失了待客的礼数,有他发话,即便杨招娣心里不甘愿,也还是开始准备饭菜。
李家男男女女来了二十多人,没有孩子。
周家这边除了周大伯一家,还来了几个本家的堂伯和堂兄弟。总之,绝不输阵。
此时院子里的气氛还算和谐,大家都在闲聊,李小五的爹娘冷着一张脸,偶尔也和边上的人说上几句。
温云起进门打了一瓢水出门,没有与人打招呼,院子里静了静。
原先的周大椿默默无闻,毫不起眼,近几个月他一跃成为周家年轻一辈中最能干的人,没有之一。
这人无论是谁,面对能赚得来银子的人,总会多几分尊重。
温云起重新回到院子,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,随口道:“你们聊着,不用管我,我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