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五七章(2/4)
巴没有打过人家这件事,赵廷绪便忘记了的。在家里,赵廷绪的口头禅便是:反了你了……
他总有一股子不知名的骄傲感觉。
反正在家里,赵廷绪是家长,出来他也是土匪级别的,吃亏自然是不能吃亏的。
“对对对,爸爸,他是不敢不退给你的。”赵春妮说道。这老头脾气是真整不了:“好了爸,你洗洗手,一会包饺子。”
赵廷绪这才消停了下来,但是嘴里仍旧嘟囔着。
“玉梅,你去招呼下你爷爷,就说你姥爷来了,让你爷爷过来吃饭。”赵春妮说道。
赵廷绪却摆摆手:“不用了,我不用他陪着,我也不是过年走亲戚,要人陪着干啥。”
张瑞峰想了想,总觉得不叫老父亲过来的话,于情于理,自己老丈人来了,中午吃饭不叫的话,会失去了礼数。
村子都不太大,不像城里,哪怕是父子,也有可能一个住在东城,一个住在西城。村子很小,顶多一个住在北边,一个住在南边,但是终归不会特别远,也就几百米的距离罢了。
于是张瑞峰就亲自去把自己的老父亲——老张头给请来了。
老张头已经八十多岁了,人早就退休了,不过身体还真的很好,走路也不用人扶着,在这个年纪,这个身体就已经是非常好了的。
以前老张头在县里工作了,后来退休了,他们家的小儿子,也就是张老六去接班了。
简单来说吧,就是老张家只有老四是在家务农的。老大的话人已经没了……是的,老头八十多了,老大爷六十多了,头两年身体不太好,人就没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老二在乡里干活,老三说过在县里开个小饭馆,老五是开超市的那个,老六接班。
只有老四,也就是赵大鹅的大姑父,在家纯纯务农。
这倒不是因为老张头过于偏心眼,导致其他的儿子都给安排了,到了老四这里不行了。
一是因为张瑞峰确实过于老实本分,那些能应酬说话的事情也确实不太好处理的过来。二是张瑞峰本来也安排了工作,前文提过,就是安排在大修厂里边上班来着,但是大修厂倒闭了……
这点就没什么办法。
家里给安排了工作,但是工作的地方倒闭了,就也无能为力了。不过现在张瑞峰开拖拉机,也能有一定的收入,还是可以的。
老张头到了赵春妮家里,赵春妮赶紧让张玉梅去接:“你爷爷来了,都到门口了,快去接一下。”
张玉梅便出去接了。
赵廷绪在屋里嘟囔着:“叫他干啥?这一天天的,我又不是啥外人,也不是头一次来,还招呼几个人陪着吃饭,不至于了。再说了,他们家老爷子都多大岁数了,磕磕绊绊的不太好了。”
赵春妮说道:“爸你看你说的,那你好不容易过来一趟,不得让他陪着说说话嘛,没事他体格是真好,八十多岁了,啥事没有。”
赵廷绪也不由得点点头:“这老张家这几个体格,都挺好的。当初给你找婆家,先看中的就是他们家的血统比较好,没这个那个的病。”
赵廷绪说的没错,其实很多时候,农村的家庭两家定亲的时候,家庭条件很重要,不过更重要的是看这家人的身体情况。
主要就是看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