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30(41/46)
以她社交账号的粉丝体量,早就可以接广告了, 也不乏品牌方联系, 但她对这方面一贯谨慎,不是真心用过且觉得好用的东西, 无法违心替人吆喝, 怕赔上自己的口碑。怕麻烦,干脆一概不接。
忙有忙的好处, 至少很多事情不必再去细细咀嚼。
想想当时也是这么过来的,大一刚开学有军训, 有“百团大战”,有各种新的社交关系等待逐一尝试。
时间一久, 难过成了一种很深层的东西, 平常生活轻易搅扰不到,也就不觉得难过了。
孟镜年常给她发微信。
他拍了那边的照片,平均海拔3000米的一个高原城市, 工作站环境实在简陋, 什么娱乐设施都没有。
他们两个研究员住一间宿舍, 那边入秋就开始下雪了,宿舍临时装了一部空调, 不很顶用, 开久费电, 睡觉之前必会关掉,下半夜总是冻醒。
高原气候复杂, 他和另外那位研究员轮流值班去收集数据,一早起来打开门,冷空气能把肺叶都冻住。
她看到消息一般都会回复,只不过回得不及时,也不怎么热络。行程报备还是在做的,怕他担心。
解释说是因为在忙,他总让她注意身体。
收到过好几次明信片,大约怕寄丢,都是发的EMS。
明信片是那边风景照,雪山、河流、经幡或者野生保护动物,背面字写得很密集,像是实在写不下了才落笔。
写的是照片相关的见闻,他的字有种字如其人的潇洒漂亮,完全的视觉享受。
落款郑重其事的“孟镜年”三个字,“年” 的最后一笔习惯拖得长一些。
签名之外,还加盖了一个小小的印章。
“镜年”两字的朱印,一厘米见方。
是她送给他的那个小印。
她那时候随手一送,都没想到他竟还保留着。
看到的时候,简直震惊,那些最深层的难过又泛上来,不明白他为什么寄这些明信片。
可能他就是想周全一点,不想像上次一样,两个人闹到几乎断联的下场。
可是,什么都想周全,往往什么都周全不了。
/
12月中下旬,在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之下,终于所有设备都调试完毕,可正常投入使用。
当地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正式进驻,孟镜年和那位同事功成身退。
原定计划是春节之前撤离,但进度推进得比较乐观,加之所有工作人员都比较务实勤奋,因此,比计划得早了一个月结束。
出发回南城前两天,孟镜年给林檎发了消息,收到她的回复,她刚刚去了国外,过几天才会回家。
落地以后回公寓稍作休整,而后去了孟缨年那儿。
虽然知道林檎不在,第一时间还是往屋里环视一圈,哪怕看见一点与她有关的痕迹也是好的。
孟落笛见面就说他晒黑了一点点,瘦了很多,好像变沧桑了一点。
“但还是很帅。”孟落笛强调,“和以前不是一个味道。”
孟缨年听得好笑:“你一个小屁孩,懂什么帅不帅。”
孟落笛说:“小舅你这一次去得可够久的。”
孟镜年笑说:“上个月原本准备回来一趟,没能成行。”
L市没有机场,要到三百公里外的一个城市去乘飞机。那时他机票都定好了,结果传来消息说是公路垮了一段,要两天后才能通行。
没办法,只好退了机票,预备再找时间